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液壓泵和馬達的效率差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液壓泵和馬達的效率差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液壓泵是把機械能(如電機的旋轉等)轉換成壓力能,把壓力油輸送的系統(tǒng)各處需要做功的地方。
輸出扭矩:M=Po*6000/(2*3.14*n)
液壓馬達輸出軸上輸出的功率計算公式為P1=pQη。其中P為液壓泵的工作壓力,Q為液壓泵的流量,η為有用功率的系數(shù)。η=馬達機械功率/液壓泵總功率液壓馬達是液壓系統(tǒng)的一種執(zhí)行元件,它將液壓泵提供的液體壓力能轉變?yōu)槠漭敵鲚S的機械能(轉矩和轉速)。
輸出功率等于實際輸出扭矩和轉速的乘積,P=T*w 或者P=T*2πnP: 功率 單位 瓦特WT:實際輸出扭矩 單位 N.mw: 角速度 單位 rad/s n:轉速 rps
液壓馬達輸出扭矩,等于液壓馬達排量乘以液壓馬達工作壓力,再乘以液壓馬達機械效率。
舉例,液壓馬達排量為20毫升每轉,轉速為1500轉每分鐘,液壓馬達工作壓力為200公斤每平方厘米,則液壓馬達輸出扭矩等于20×200等于4000公斤厘米,等于400牛米。如果機械效率為0.9,輸出扭矩為360牛米。
系統(tǒng)地效率一般是系統(tǒng)內(nèi)各元件效率的乘積
液壓系統(tǒng)是個傳動系統(tǒng),所以其總效率取決于各能量傳遞環(huán)節(jié)的效率
中間再考慮一些壓降產(chǎn)生的損失就可以了
液壓系統(tǒng)的效率:
效率是衡量系統(tǒng)工作時能量利用情況的主要指標,為系統(tǒng)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。如果把驅動液壓泵的原動機效率也計入液壓系統(tǒng)的效率之中,則液壓系統(tǒng)的總效率為:
1.原動機效率,其值為原動機的輸出功率即:液壓泵的輸入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;
2.轉換效率,其值為能量轉換元件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,即能量轉換元件如泵、液壓缸或液壓馬達等元件本身的效率;
3.傳輸效率,液體流動會造成能量損失,其中一部分是液壓系統(tǒng)實現(xiàn)控制功能所必需的,例如節(jié)流閥、換向閥等閥口的壓力損失;另一部分則是非必需的額外損失,例如液體在長直管路中流動時
由于管壁摩擦阻力而產(chǎn)生的壓力損失;但兩者往往難以截然分開,傳輸效率綜合考慮了液體傳輸
過程中兩種壓力總損失的程度。
液壓系統(tǒng)的效率:
效率是衡量系統(tǒng)工作時能量利用情況的主要指標,為系統(tǒng)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。如果把驅動液壓泵的原動機效率也計入液壓系統(tǒng)的效率之中,則液壓系統(tǒng)的總效率為:
1.原動機效率,其值為原動機的輸出功率即:液壓泵的輸入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;
2.轉換效率,其值為能量轉換元件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,即能量轉換元件如泵、液壓缸或液壓馬達等元件本身的效率;
3.傳輸效率,液體流動會造成能量損失,其中一部分是液壓系統(tǒng)實現(xiàn)控制功能所必需的,例如節(jié)流閥、換向閥等閥口的壓力損失;另一部分則是非必需的額外損失,例如液體在長直管路中流動時
由于管壁摩擦阻力而產(chǎn)生的壓力損失;但兩者往往難以截然分開,傳輸效率綜合考慮了液體傳輸
過程中兩種壓力總損失的程度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液壓泵和馬達的效率差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液壓泵和馬達的效率差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